鍍膜玻璃是在玻璃表面涂鍍一層或多層薄膜,以改變玻璃光學性能的一種玻璃產品。由于原材料及加工工藝等上的差異,就會導致鍍膜玻璃在外觀上出現顏色差異。為了準確的評定鍍膜玻璃的顏色,管控鍍膜玻璃顏色的品質,就可以使用色差儀來對鍍膜玻璃的顏色進行檢測。
鍍膜玻璃產生色差的原因:
1.玻璃原片因素
由于鍍膜玻璃原片一般都是透明度比較高的玻璃,如果玻璃片本身存在色差,那肯定就會導致鍍膜玻璃產生色差了。
2.不同批次因素
不同批次生產的浮法玻璃由于原料和工藝條件的變化很容易導致顏色不一致產生色差。
3.存放時間因素
由于長時間的存放,浮法玻璃表面可能發生霉變、輻射與包裝材料發生物理或化學反應,產生不同程度的缺陷。其中,浮法玻璃如果在退火過程中表面沾上水或油等形成的痕跡也可能是導致后期鍍膜玻璃產生色差的原因。
4.厚度不均因素
玻璃厚度不均勻、可見光透射比相差較大等也是鍍膜玻璃色差產生的主要原因。
色差儀管控鍍膜玻璃顏色的一致性:
鍍膜玻璃由于原材料及加工工藝等上的差異,就會導致鍍膜玻璃在外觀上出現顏色差異,為了保證鍍膜玻璃顏色的一致性,就需要對鍍膜玻璃的顏色進行檢測。傳統檢測鍍膜玻璃顏色的方法主要是目測法,目測法由于受到觀察光源、周圍環境色彩以及觀察角度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會導致顏色評測的結果出現偏差。為了更加客觀準確的測量鍍膜玻璃的顏色差異,就可以使用色差儀來進行測量。
色差儀是利用儀器內部的標準光源照明來測量透射色或反射色的光電積分測色儀器。物體的顏色一般用色調、色彩度和明度這三種尺度來表示。色調表示紅、綠、黃、藍、紫等顏色特性。色彩度是用等明度無彩點的視知覺特性來表示物體表面顏色的濃淡,并給予分度。明度表示物體表面相對明暗的特性,是在相同的照明條件下,以白板為基準,對物體表面的視知覺特性給予的分度。它可以準確的評定兩件產品的色差程度,它通過自動比較樣板和被檢品之間的顏色差異,然后輸出CIE-LAB三組數據與比色后的ΔE、ΔL、Δa、Δb四組色差數據。
其應用的原理就是通過積分測量樣品的三刺激值xyz,然后在計算出樣品的色品坐標等參數。通常用濾光片覆蓋在探測器上,把探測器的相對光譜靈敏度S(λ)修正成CIE推薦的光譜三刺激值x(λ)、y(λ)、z(λ)。用這樣的三個光探測器接收光刺激時,就能用一次積分測量出樣品的三刺激值X、Y、Z。濾光片需滿足盧瑟條件,以精確匹配光探測器。
在鍍膜玻璃生產過程中,產品的色差問題十分普遍,為了適應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生產廠商就必須要嚴格的管控產品色差,并且對于產生的色差問題做出合理的解釋,從而保證產品的外觀品質。